【凡益會客廳】第十二期:“河流生態視域下的城市規劃”
我國處在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中,城市的“容量”有時會跟不上發展的速度。在我們遇到各種各樣的城市問題時,似乎我們一貫思考的解決方式就是需要更多、更大規模的基礎設施。近期我國部分地區出現的持續強降雨,引起了一些城市的嚴重內澇。有人將其歸咎于城市規劃中排水設施的考慮不足。但是否更大、更粗的排水管道就能解決城市內澇的問題?也許我們需要換一種視角,去認識河流、生態、濕地、水環境,也許我們才能找到真正了解有可能解決城市問題的路徑。凡益會客廳第十二期特邀五位建筑學、城市規劃、環境保護方面的專家、學者,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河流生態視域下的城市規劃”。
“河流生態視域下的城市規劃”
凡益會客廳第十二期
2016年07月16日 10:00-12:00
長沙市圖書館三樓308多媒體教室
(新河三角洲長沙濱江文化園內)
柳肅 :“河流生態與古鎮古村的保護關系”
博士,畢業于日本國立鹿兒島大學?,F任湖南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博士導師、黨委書記兼副院長,岳麓書院首席顧問,古建筑專家。
張琛 :“城市濕地保育”
博士,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副研究員,曾任世界自然基金會長沙辦公室主任,現為中科院洞庭湖濕地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副站長,副研究員。湖泊沉積、濕地水文專家。
丁國勝 :“為公共健康而規劃:是時候行動了”
城鄉規劃學博士,現任湖南大學城鄉規劃系助理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家注冊規劃師。
彭友 :“公共空間舒適度評估:擴展模型”
博士研究生,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系,城市科學與房地產部,設計與決策支持系統研究組。
劉科 :“城市水環境,公眾如何參與規劃”
環境公益影像攝影師,06年開始拍攝我們的母親河湘江,11年發起成立湘江守望者行動網絡,用鏡頭記錄母親河的歡樂與哀愁,13年代表湘江守望者獲得中央電視臺年度十大法治人物稱號,一次三個月的三江源之行,改變了他的人生目標,14年全職加入環保機構綠色瀟湘,用他的鏡頭承擔起改變的責任。
秦澤華 凡益工作室策劃總監
凡益工作室
《中外建筑》雜志
綠色瀟湘
爬山虎工作室
清華大學《住區》雜志
設計物語
圖文編輯:龔安,諶軼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