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太平街”之賈誼故居
建筑是歷史街區物質與文化產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居民對過去生活的一種記憶符號。然而,歷史街區不只擁有記憶,它也是城市文化傳承的載體。對歷史街區物質層面的保護與更新保護了原來的建筑面貌,也保留了老城的街道格局與肌理。但是,歷史街區真正的復興與活力來自于城市居民的生活參與,新時代的城市文化藴藏在生活中點點滴滴。一個歷史街區今日的篇章如何續寫,今日人們的生活如何以這個時代的印記融入歷史、文化的長河之中,如何挖掘這些故事成為生產力?
本期主題
《凡益制造》: “長沙太平街”之賈誼故居
賈誼故居即賈太傅祠,位于今天的太平街太傅里,是西漢長沙王太傅賈誼的故居。
在長沙,賈誼撰《吊屈原賦》、《鳥賦》等文學作品,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后人稱“賈長沙”,其故居是長沙最早的古跡之一也是湖湘文化的源頭。
從西漢年間,皇帝第一次命人修繕賈誼故居開始到現在一共歷了64次重修。北魏酈道元撰《水經注》載:“湘州郡廨西陶侃廟,云舊是賈誼宅……旁有一石床,才容一人坐,是誼宿所坐床。又有大柑樹一。”
雖然現在的賈誼故居里,早已經沒有了石床、大柑樹,但還是遺留了一口相傳是賈誼親手開鑿的水井供后人憑吊。
如今當你來賈誼故居參觀就會發現,現在的賈誼故居由四部分組成,分別是賈太傅祠、太傅殿、尋秋草堂、碑廊。
每當賈誼故居開放參觀的時候,參觀的學生、學者、游客絡繹不絕,當你不經意間踏進賈誼故居,也許你會聽到一些有趣的談資。
在賈誼故居曾埋藏了一大筆的寶藏,有一些至今還深埋在你所踏的腳下“沉睡”中。
這也不是完全毫無根據的古老傳說,因為曾經在賈誼故居其基址考古發掘出了金磚、玉器、瓷器、陶器、銀元等文物,誰又能說現在就沒有寶藏了呢?
以影像與繪本的形式對“賈誼故居”的場景和故事再次詮釋
繪本故事地點、人物、環境如有雷同,純屬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