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綠色建筑的適宜技術與踐行_彭凡
漫談綠色建筑的適宜技術與踐行
Appropriate Technology and Practice of
Green Building
彭 凡 徐智博 余隆基 Peng Fan Xu Zhibo Yu Longji
凡益工作室有幸請到了湖南省綠專委主任委員殷昆侖談談綠色建筑的適宜技術與踐行,以下簡稱殷總。
凡 益:湖南省綠色建筑專業委員會成立四年多,快五年的時間了,殷總覺得這期間有哪些成果,有哪些 不足呢。
殷 總:從 2014 年 7 月湖南省綠色建筑專業委員會正式成立,經過 4 年多的時間,應該說湖南的綠色建筑有了長 足的進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我們綠色建筑的標識數量,在全國這兩年都排在了第六位或者第七位。在中西部省份,湖南應該說是比較 靠前的了。其實在北上廣加上幾個周邊的沿海省份,在綠色建筑發展方面都是比較快的,他們是屬于先進地區。我們 這些年也是在不斷地向他們學習,加上我們有一個綠色建筑產學研的創新平臺,綠色建筑專業委員會等的多方努力, 我們通過四年多的發展,綠色建筑標識數量在全國進入了前十。
第二是我們的綠色建筑的基礎研究,也在全國提升到了先進行列。從我們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技 術細則到綠色建筑設計導則到綠色建筑施工評價標準,還有綠色建筑設計標準,以及運營管理方面的課題研究,綠色 建筑的全生命期這個標準體系已經建立起來了。這是我們這四年取得的一個重要的成果。
第三是以湖南省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為代表牽頭的綠色設計行動,這幾年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我們是以綠色建筑 作為引領,帶動工程建設領域的全面綠色發展。湖南省院綠色設計行動,還包含城市規劃、市政工程、景觀、室內設 計等方面,這樣我們就實現了綠色設計的全覆蓋。首先是從綠色理念,綠色技術這些方面著眼推動這項工作。為此, 我們制定了一個五年行動方案,這幾年也產生了一批優秀的綠色設計成果,產生了非常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
HD 綠色設計成果 - 長沙市巴溪洲水上樂園 HD 綠色設計成果 - 長沙市湘湖污水處理廠提質改造暨中水回用工程
2018 湖南(HD)第三屆綠色設計活動周 HD 綠色設計成果 - 江雅園辦公樓(綠色建筑三星級)
HD 綠色設計成果 - 企業標準系列 湖南省綠色建筑技術標準體系成果
境效益。這些成果在湖南省的生態文明建設和工程建設行業的綠色發展中,它起到了引領和示范作用。 雖然我們這些年全省各地州市都相繼出臺了綠色建筑的行動方案,但是在綠色建筑發展過程當中仍然還存在一些不足。比
如說我們在咨詢和設計過程當中存在的兩張皮現象,這種脫節,還包括在設計、施工以及運營管理過程中。從建筑全生命期這 個方面來講,這種全過程閉合式管理良好的項目還不是很多,這種過程脫節也是我們存在的不足。
本省的綠色建筑發展經過近 8 年時間,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大部分還停留在設計標識評價階段,獲得運營標識 的項目還不多,離全生命期意義上的綠色建筑,以及對于增進民眾的在宜居健康舒適等方面的可感知性仍有較大差距。因此, 我們要不遺余力的來推動這項工作。特別對于建設科技工作者來講,我以為應該要有這樣的責任和擔當。如果按照中國儒家思 想來講,就是要有一種責任和使命感,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續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理想。這是過去儒家 報效社會,報效國家的一種責任和擔當。那么我覺得,今天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當中,我們更應該要有這種奉獻精神。
我們現在不僅要推動綠色建筑往深度廣度發展,還希望把綠色建筑推廣到新農村建設、綠色農房方面去,所以我也在開始 關注鄉村建設,希望我們能夠把綠色建筑好的經驗結合鄉村的實際條件,去推動綠色建筑在鄉村的發展。對于中國廣大的鄉村 建設,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鄉村振興的發展要求,我認為我們建筑師應該要開始思考,也要關注鄉村的建設,關注鄉村 可持續發展。 所以,綠色建筑的發展是沒有止境的,它永遠在路上。
凡 益:綠色設計活動周也辦了幾年了,我也看到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你們這個平臺做得這么好,每年都有綠 色活動交流,不斷地推進了綠色建筑在實際生產與設計當中的進步,殷總能不能講一下有關綠色設計周的活動, 其承辦的過程,以及每年的主題?
殷 總:在 2016 年,我們 HD(湖南省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的簡稱 HD)制定了一個叫綠色設計五年行動方案,是有目標, 有步驟,全業務板塊,全專業覆蓋綠色設計的理念和技術的行動。我們從 2016 年開始推行這項工作,到今年是第三年了,首 先是建立了一套我們自己的綠色設計企業標準。第二是我們對于各個業務板塊,比如說城市規劃、市政工程、民用建筑、還有 景觀設計、室內設計等,我們每年都有推動的計劃。我們每年都會舉辦多場綠色設計論壇活動,邀請國內外重量級的專家學者
到這里來講學,進行廣泛的交流。每次我們主辦活動都是以 HD 和湖南省建筑師學會、湖南省綠色建筑專業委員會三家聯合來 主辦。所以它的力度也不一樣。同時我們每年還進行綠色設計項目的評比競賽,分為城市規劃、市政工程、民用建筑、景觀設 計四個部分去推動這項工作。
每年也會產生一批優秀的綠色設計項目。這些綠色設計項目在湖南的城市建設當中產生了非常好的綜合效益。特別是在建 設行業的綠色發展當中,我們在全國是走在前列的。這一點我們也了解到全國同行業里面,有很多設計機構也都在行動,都在
2018 湖南(HD)第三屆綠色設計活動周設計成果展
進行綠色發展實踐。但是,像我們 HD 這樣擁有十幾個甲級資質,綜合實力較大的設計機構,是有較好的條件去推動全工程建設 領域綠色設計的。我們實際上也是在借助于我們 HD 的五年行動方案,在全省起到一個引領和帶動作用。我們的目標非常明確, 就是以綠色建筑作為引導,來全面推動綠色城市規劃、綠色市政、綠色建筑、綠色景觀共同發展,達到推動工程建設領域,或者 叫建設行業的全面綠色發展,我以為這是我們的一個更高的目標。
在 2017 年,與湖南住博會同時舉行的第七屆夏熱冬冷聯盟綠色建筑大會,我們的主題就是:“以綠色建筑促進工程建設領 域全面綠色發展”。所以,湖南在全國也起到了一個創新和示范作用。
凡 益:這么多年推廣下來的,殷總能不能就梅溪湖片區、濱江新區、洋湖新區這三個長沙的示范片區談一下規 劃層面對綠色建筑的影響?
殷 總:我可以談一點走向思考。規劃這個層面其實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城市規劃的支撐和指導,綠色建筑發展是缺乏頂 層設計的。
關于城市規劃,它是城市的頂層設計。對于我們的綠色建筑發展,城市規劃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導和控制作用。如果沒有能 夠把綠色建筑發展納入到頂層設計范圍里面去的話,綠色建筑真正到建筑設計階段,就會被認為是貼標簽,就是建筑僅僅為了獲 得某一個所謂叫綠色建筑的標識而已,不能夠真正起到改善民生,使老百姓通過綠色建筑而擁有這種幸福感、獲得感的作用。
規劃層面對綠色建筑的影響,將是體現在建筑的品質上,如建筑的規劃布局和環境設計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宜居、健康的 要求等。所以我認為城市規劃,特別是到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時候,應該對綠色建筑要有非常明確的指導意見。像梅溪湖是國家綠 色生態城區的第一批示范項目,雖然它已經驗收了,也取得了不錯的建成效果,我們今天去看梅溪湖,我也覺得那個地方還是比 較宜居比較舒適的。但在城市規劃上還需要更科學合理的去做好頂層設計,比如說梅溪湖的建筑天際輪廓線,與梅溪湖周邊的山 體的關系,是不是應該要跟它協調?今天就梅溪湖建成效果來看的話,我覺得這一點還可以做的更好,因為它并沒有完全跟周圍 山體在高度和體量上去考慮做到和諧共生。所以,我們每一個項目在提出規劃條件的時候,對每個建筑,特別是建筑群,就應該 要提出綠色建筑的相關要求。對于這個建筑在城市當中要扮演一個什么樣的角色?它應該為城市提供哪些功能性的服務,發揮它 的建筑本身作用,我覺得這都是屬于規劃層面應該要去解決的問題。
我們推廣節能建筑、綠色建筑,今天還要推廣綠色生態城區,最后要上升到綠色城市,應該說是由點到面,到整個工程建 設行業到城鄉建設體系,都應該走綠色發展這一條路徑。 所以,綠色城市,綠色城鄉應該是我們的目標追求。當我們把規劃層 面這一頂層設計的工作做好了,我們的綠色建筑就有了重要保障,我們的綠色建筑就能夠真正的落地生根,真正的能夠做到是服 務民生的工程,是有品質的建筑工程。我們今天的城市規劃,城市設計應該是到了要關注生態文明建設,關注綠色發展,要有它
長沙市梅溪湖綠色生態城區
明確發展路徑的時候了。因此,在湖南也好,在長沙也好,特別是國家自然資源部成立以后,我以為把城市規劃的職能劃到自 然資源部門,應該在城市規劃領域會有一些新的舉動出來,也會有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思維。我想對未來的綠色建筑發展應該 是充滿信心的。
凡 益:我們剛講講了梅溪湖片區,然后從這個片區我們能不能講一下城市綜合體,長沙自從萬達過來后,華遠、 德思勤廣場、保利、九龍倉等等大量的城市綜合體涌現出來了。綠色建筑在城市綜合體中的應用其實也是需要不 斷探索。所以殷總能否談一下城市綜合體在未來怎么能夠率先的實現這種綠色建筑的引領性?
殷 總:我覺得對于城市綜合體來講,在我們城市的發展過程當中,他們都扮演著這個非常重要的這個角色。他們集中了 建筑的各種類型,各種功能,比如說商業綜合體里面有大量商業、辦公、酒店,甚至包括居住。它是一種多功能建筑類型的集合。 那么在這種類型集合里面,更加需要用綠色建筑的思維去設計城市綜合體。
我們 HD 做的城市綜合體項目,在長沙市大約占到了 50% 以上的比例,包括現在將近 500m 高的九龍倉商業綜合體項目。 對于商業綜合體,一方面它是在集聚資源,高效利用資源,特別是在土地資源方面,它的這種高效利用和這種多功能的集成, 無疑也是一種資源節約方式。當然我們在這個在設計過程當中,我認為還要做到科學合理開發有度。
綠色建筑最大的靈魂就是因地制宜。比如說在有條件的前提下,爭取建筑的南北向對于建筑的節能是非常有利的。據有關 研究數據表明,接近南北向的建筑能夠節能 10% 左右,而且又能夠保持非常良好的日照條件。對湖南來講,如長沙它常年主 導風向是西北風,夏季主導風向是南風。那么我們做城市綜合體設計的時候,特別要注意到與城市主導風向的結合,營造良好 的室內外風環境。
同時要留有一定的生態空間。比如說綠化用地,雨水入滲空間,還有人群活動的公共空間,因為商業綜合體很多時候都 扮演著城市客廳的作用。在這里,人們可以休閑、購物、體驗城市文化等等。在滿足相關安全設計的前提下,對于商業綜合體 應該結合城市設計,起到扮演城市客廳的作用,讓老百姓在這里能夠舒適健康宜居的生活和購物。所以,城市綜合體的綠色設 計方面還是有很多途徑可以去探索。在我們今天綠色建筑的實踐過程當中,也希望借助于我們的一些項目去不斷的積累經驗。 HD 在做的一些工程項目當中,也在積極的踐行綠色建筑的理念,我們所做的商業綜合體,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營造舒適健 康的商業空間環境方面,也在進行積極的探索。
凡 益:那么我們講完了城市綜合體,我們談談人居環境居住區,綠色建筑在綠色居住區的一些樣本案例,你 看可以吧?
殷 總:我要不講講我們 HD 總部辦公樓,這兩棟樓都是綠色建筑,是我們楊瑛大師設計的,項目運行也快兩年的時間了, 這棟樓建成以來,我覺得有幾個非常明顯的感受。第一,這棟樓處在一個環境非常優美的一個場所里面。 我們東邊有雅河,南 邊是濕地公園,所以在這樣的環境里面,從最初的設計理念就是把它融入到環境里去。把它作為一個清亮潔透體就像洋湖濕地 里的一顆明珠這么一種理念去打造。是把建筑輕輕地放在這個場地上面。這棟綠色三星的建筑,也做了許多探索,比方說利用
HD 綠色設計成果 - 江雅園辦公樓(綠色建筑三星級)
場地地形的高差,做了一些局部的建筑架空。整個建筑的平面是一個“日”字型的平面,有兩個中庭,能夠通過這兩處開口和風 廊道的設計,實現良好的自然通風。
另外,我們是一個玻璃表皮的綜合體,建筑能夠保證將近 80% 房間都能夠獲得良好的自然采光,這是這個玻璃綜合體辦公 樓的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這棟樓的采光通風效果是比較好的。這個綠色建筑從設計的源頭就非常重視其建筑設計的合理性,比 如說我們這棟樓的北向東向和南向主要是業務和工作用房,而把一些輔助用房,如電梯廳、公共衛生間,還有一些輔助性的庫房, 會議室,放到了西向,從而保證了這棟樓設計的合理性。
我今年撰寫的一篇論文講到的綠色建筑五大適宜技術——自然通風、自然采光、遮陰遮陽、雨水利用,還有立體綠化。我 們這棟樓基本都實現了這些技術。所以,我講湖南綠色建筑的發展要真正普及綠色建筑,只要做到設計合理,滿足我們現行的相 關標準規范要求,再加上這五大適宜技術,我認為就能夠實現普遍意義上的綠色建筑,就能夠真正起到改善人居環境的作用。
當然還包括我們這棟樓的地下空間的采光,如采用了高側窗、邊庭,還有導光筒、采光天窗,應該說把能夠應用到改善地 下空間采光通風的措施都用到了。同時,我們在屋頂及西向外墻采用了一些垂直綠化,其生態效益也在逐步形成。因此,我認為 這棟樓不僅僅是做到了綠色建筑的三星,更應該說通過綠色設計體現了這棟樓固有的一種品質。
HD 新辦公樓也好,住宅也好,我們都踐行了綠色建筑一些最基本的東西。因此,我極力倡導湖南省整個建筑行業,在設計 優先、技術優化并滿足國家相關規范要求的前提下,去踐行這五大適宜技術,去普及綠色建筑。
凡 益:殷總能不能談一下目前我們這個平臺有沒有推出一些相關的評價指南導向?
殷 總:我認為綠色建筑的評價工作只是綠色建筑的一個推動手段,但是,它不是我們的主要目的。雖然從 2006 年開始在 國家層面,到 2010 年在湖南省層面開始了綠色建筑標識的評價工作。但是要真正普及綠色建筑,我認為還不能夠僅依靠綠色建 筑評價這項工作去推進。
我們要實現綠色建筑千軍萬馬的局面,那一定要找到一條推動綠色建筑的發展途徑。我認為與評價這條途徑平行的叫強制 推動綠色建筑,就像長沙市,通過政府和市場結合,在某一些建筑領域強制推動綠色建筑發展工作。比如說 10 萬 m2 以上的居 住區, 2 萬 m2 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筑,還有保障房,在這些領域率先去強制性地推動綠色建筑。2013 年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布的綠色建筑行動方案當中,明確提出了 2020 年,長株潭要實現 50% 的新建建筑達到綠色建筑要求, 其
他地區 30% 以上的新建建筑要達到綠色建筑要求??梢灶A測這個要求只會越來越高。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新建建筑一定會百分 之百地按綠色建筑標準的要求去推行。
同時,對于一些城市舊城改造更新,我們也提出了綠色化改造和城市雙修的要求。所謂城市雙修概念,就是通過對城市的 肌理如城市的街道、建筑進行修補,再加上生態環境的修復,使老的城市在改造和更新過程當中,能夠實現真正的綠色化改造, 我認為這是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我們總體的目標應該是向綠色城市,綠色城鄉這個方向去發展。習總書記提出的我們要構建人 類命運共同體,這是一個崇高的目標,我們要走的路還非常的長遠,任務還很艱巨,作為新時代建筑工作者,應該在這個當中要 扮演重要的角色。綠色建筑發展在生態文明建設當中,是一項偉大的工程實踐。我們要通過綠色建筑發展,來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增進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國家綠色發展過程當中,我們應該要去擔負起這份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