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yoaap"></track>
<p id="yoaap"></p>

<pre id="yoaap"><label id="yoaap"><menu id="yoaap"></menu></label></pre>

<td id="yoaap"><noscript id="yoaap"><ol id="yoaap"></ol></noscript></td>
<p id="yoaap"></p>
<acronym id="yoaap"><label id="yoaap"></label></acronym>
<table id="yoaap"></table>
  • 新刊發布 | 論文合集 | 總第92期

    微信圖片_20190828214957

     

    論文合集

    Research Papers Special

     

     

     

    本期導讀

     

     

     

    如何評判一篇學術文章

    How to Assess an Academic Paper 

     

     

     

    文/王韜 WANG Tao 

     

    如何評判一篇學術文章?這包括兩個層面的問題。第一,什么是學術文章?是什么使一篇學術文章與其他文章,如雜文、散文、議論文等等,有所不同?第二,學術文章的好壞如何評判?以什么為依據?

     

    簡單的回答是,學術文章的目的是獲得知識,學術文章的評判建立在其知識的有效性之上。

     

    這里所說的 “知識”不是廣義的、無所不包的、繁雜的對事物和現象的認識。這個知識是指“科學知識”,即通過科學研究方法獲得的知識。而科學知識與信仰、觀點這些主觀認識的不同在于其客觀性和共識性。因此,學術文章的目的就是通過呈現發現知識的過程和結果,與學術界交流。交流的對象是知識,交流的途徑就是呈現其客觀性和共識性。

     

    因此,為了交流知識發現的過程和結果,一篇學術文章的核心組成就是:問題、方法、材料和結果。

     

    第一,要有明確有效的研究問題。問題要有清晰的界定,以在給定的時間、篇幅內得出有效的結論。而提出有效的問題需要有對學科發展的整體了解,這也就是為什么要作文獻綜述的原因。了解一個領域的知識發展概況,或者針對一個問題人類以有的科學知識的積累,研究才能提出有效的問題,才能避免重復發明輪子。

     

    第二,針對提出的問題,要選擇合適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物理學、社會學、歷史學……等等學科都有著不同的方法去獲得實證材料。建筑學學科并沒有一個獨立的學科研究方法,往往是借用其他一個或多個學科的方法去研究問題。因此,需要格外注意問題與方法之間的匹配。

     

    第三,要有針對問題主動獲得的、可以檢驗的認識材料。知識是建立在共識之上的,只對個別人有效的認識不是知識。因此,學術文章的核心是呈現對于一個問題主動獲取共識性素材的過程。這個過程必須是可以復制的,意味著其他人以同樣的方法也可以獲得等效的結果。

     

    最后,是在對認識材料的分析和歸納基礎上,得出明確的、合理的、回應最初研究問題的結論。

     

    前面說過,學術文章的評判建立在其知識的有效性之上。這個有效性不是看它的結論有沒有實際的用處,而是其問題的有效性、方法的有效性、結論的有效性的綜合。對于一篇學術文章的評判要從其提出問題開始,考察“問題——方法——材料——結果”這幾個關鍵環節的合法性(legitimacy)以及各個環節之間嚴謹的邏輯關系。

     

    • 提出的研究問題必須體現研究者對于所在領域知識的整體了解。

    • 明確的學術問題必須要有恰當的研究方法去破解。

    • 研究方法和獲得的認識素材之間有明確的因果關系。

    • 認識素材基礎之上得出的結論明確地指向了最初提出地研究問題。

    • 結論必須為方法和素材有效完整的支撐。

       

    可以看到,所有的考察都是為了確保一篇學術文章的客觀性、共識性和針對性,從而驗證其科學性。因此,評判一篇學術文章就是對其科學性的判斷。

     

    當然,對于建筑學科來說,其學科知識不僅僅是以自然科學方法獲得的,而且有大量人文或社會學科方法獲得的知識。雖然問題的性質和研究方法有所不同,但研究者對于其領域知識的了解、明確的研究命題、匹配的研究方法、第一手的實證材料以及扎實有效的結論,始終是判斷一篇學術文章的標準。

     

    *感謝清華大學周正旭老師、北京林業大學錢云老師的討論和分享。

     

     

    目錄

     

     

     

    城市環境

     

     

    基于視頻數據提取的環境行為分析初探——以清華大學校河與近春園區域為例 / 黃蔚欣 齊大勇 周宇舫 鄭曉笛


    軌道交通站點地區的良好步行接駁設計探討——基于香港軌道交通站點的實證分析 / 陳燕萍 岳圓 張艷 陳帆授 丁智音


    基于刷卡數據的深圳市地鐵客流特征與職住空間視角的分析/ 周維 張艷 辜智慧


    探索融入都市的城市型校園設計策略——以中國科學院大學中關村校區為例 / 王文慧


    環境知覺理論指導下的城市殯儀館用地更新初探——以天津市第二殯儀館為例 / 苗菁菁 畢昱

     

     

    城市輔助空間

     

     

    藝術展陳建筑集群形態初探——與其生成路徑、位置分布相關的幾個方面 / 解飛


    多文化背景下的潘家園改造試驗——記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景觀學系國際聯合設計課/ 邊思敏 朱育帆 鄔東璠


    電商經濟時代下城市菜市場空間選址研究 / 潘紅 張楠 富志強


    日本城市公共吸煙處調查與分析 / 彭相國

     

     

    建筑設計

     

     

    中澳中小學校教學區單元對比與啟示 /車志遠 汪灝 袁海


    基于樣本庫的建筑設計任務書面積表格數據挖掘與分析/ 劉佳凝


    辦公和商業用地停車位配建指標及其實施評價:以深圳為例/ 劉倩 郭莉 陳安鑫


    大連市老舊住宅室內物理環境調研分析 / 蘇媛 蒲萌萌 劉沖


    高密度環境中多地面設計手法在住區中的應用——以深圳龍海家園為例 / 張思琦 顧蓓蓓
     

     

    傳統聚落

     

     

    藏彝走廊區天主教堂的地域特征及其形成機制——以瀾滄江流域中段為例 / 成垚 楊宇亮


    產業振興視野下城邊村的保護與振興策略研究 / 關瑞明 何翔 陳力


    非零和理論下傳統村落村民參與的動態模式探討 / 陳世森 翟輝


    兩個地域的哈尼族聚落景觀差異比較研究——以西雙版納曼岡村和紅河州阿者科為例 / 白雪悅 酈大方 錢云

     

    旅游古鎮旅居者社會關系研究——以大研古鎮光義街為例 / 趙奕琳

     

     

    可持續住區研究

     

     

    城市混合社區的排他性與包容性—— 一個城市與建筑設計課題引發的思考/ 何可人


    文創產業聚集地區內居住用地的混合發展定量研究——以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文化體育融合功能區為例 / 黃鶴 劉璐 張璐

     

     

    精彩內容

     

     

    微信圖片_20190828215004
    微信圖片_20190828215007
    微信圖片_20190828215011
    微信圖片_20190828215014
    微信圖片_20190828215018
    微信圖片_20190828215022
    微信圖片_20190828215026
    微信圖片_20190828215029
    微信圖片_20190828215033
    微信圖片_20190828215037
    微信圖片_20190828215040
    微信圖片_20190828215044
     

     

     

     

     

     
    2019年8月28日 21:52
    ?瀏覽量:0
    ?收藏
    凡益首頁    凡益報道    新刊發布 | 論文合集 | 總第92期
    亚洲国产区中文在线观看
    <track id="yoaap"></track>
    <p id="yoaap"></p>

    <pre id="yoaap"><label id="yoaap"><menu id="yoaap"></menu></label></pre>

    <td id="yoaap"><noscript id="yoaap"><ol id="yoaap"></ol></noscript></td>
    <p id="yoaap"></p>
    <acronym id="yoaap"><label id="yoaap"></label></acronym>
    <table id="yoaap"></table>